跟你说,江影厂的方老书记就在我这里,来,给方老书记打声招呼。」
陈凡嘴角直抽抽,这是把老祖宗请出来的节奏?
方老书记可是江影厂的创始人之一,58年就是江影厂的厂长,后来升任书记,现在都已经退休十来年了。
请他亲自出面当说客,也真是难为了现在的武厂长。
不过陈凡嘴上却不慢,当即打着招呼,「方书记您好。」
话筒里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陈凡同志你好,我现在是江影厂的退休职工,早已不是什麽书记了,你叫我老方丶方工都行。」
陈凡抹了把冷汗,他要是敢叫老方,今晚江南电影丶戏剧界就该传自己没礼貌了。
人家方老书记任上虽然没拍出哪怕一部真正的大电影,却也怪不到他头上来。
原因很复杂,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设备不行丶工作人员素质过低丶剧本审核过于严厉……,要不然以方老书记当年顶着小鬼子的炮火,组织青年演员和学生排演抗战话剧的资历,怎麽也不可能剃光头。
面对老前辈,该有的礼貌还是要有的。
陈凡当即说道,「我还是叫您方老吧。方老,您有事尽管说话。」
方老书记笑着说道,「事情刚才何主席也跟你说过了,没别的,就是人家上影厂看不上的故事,我们江影厂非常有兴趣。
具体的难点我也知道,不就是惦记着要建道观吗,这个我有点小小的思路,可以参照电影《董存瑞》里面的处理方式,就是前期的时候,这个战士是有点小调皮的,但是经过党的教导丶部队的训练,最后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战士。
至于说最后要建道观,也有处理的方法,这个可以用去年年底的政协大会作为理论依据嘛,我们要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将所有的力量都组合起来,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
只要有合适的理由丶并有适当的依据,电影剧本通过审核并上映,是没有问题的。
要是再不行的话,我坐火车去京城找陈荒煤,就不信他不同意。
总之一句话,把电影交给江影厂,你说怎麽拍就怎麽拍,我们都全力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