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麦克·哈里斯,那可是风靡了一个时代的经典角色,直接引爆了内地的第一波时尚潮流。
这个还不是重点,重点是这部电视机的热播,间接催生出了80年代初第一个十亿级的市场,极大地激发了国内的民间经济热潮!
首先是时尚,在这部电视剧播出以后,以前还只是极少数「时髦青年」专属的蛤蟆镜丶喇叭裤,几乎是一夜之间成了城市年轻人必不可少的必需品。
有了需求,自然就会出现市场。
内地没有,那就从外面找。
一只劣质的塑料蛤蟆镜,在香港只需要一块钱左右,按照现在的官方汇率,是1人民币可以兑换3元港币,但现实汇率是倒挂2比1,也就是两块钱人民币,才能换到一港币,所以蛤蟆镜的本岛价格可以等同于两元人民币。
就这样一只蛤蟆镜,运到南海珠江口的某个小岛上,价格就可以翻倍,卖到四块钱。
到了番禺县刚刚火起来丶还只在小范围内传播的易发商业街,批发价是六到八块钱。
大量的北方初代倒爷在这里徘徊,采购几十只丶甚至只有十几只眼镜,偷偷摸摸地藏在身上带回北方,在京城,可以卖到30到50一只,在渖阳可以卖50到80,在哈尔滨就是80到100。
同时还有广州新塘小作坊里出产的牛仔裤,或者和眼镜一样的港货,进货价都只在3丶5块钱左右,到了京城就能卖80丶100,在东北那就是两百块一条。
但是货量不能大,若是大批量的进丶出货,被人举报,那又是一查一个准,就算你申请了个体户的营业执照也不行。
什麽叫个体户?你做的生意小,才叫个体户,要是你能囤一个房间的货,那还叫个体户吗?
当前的策略就是,可以允许贩卖小批量的小商品,……这两个元素缺一不可,首先必须是小批量,其次必须是不影响大局的小商品。
但不许冲量破坏市场,也不许贩卖电视机这样的大件。
所以尽管有很大的风险,但超高的利润还是吸引无数人投身其中,由此开启了民营经济浪潮。
陈凡摸摸下巴,心里想着却是另外一件事,深圳那个还没有完全开动起来的运输车队,好像是拿到了许可,可以通行全国的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