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上级放开管制,大家都去做企业,你应该清楚会有什麽样的后果。」
周亚丽眉头轻挑,「供过于求,接着就是恶性竞争丶价格战丶大批竞争力不足的小厂倒闭。」
杨书记几人没有完全听懂他们这段话,但他们听明白了一个道理,好日子不会一直有!
这时陈凡又继续说道,「按照你们原来商量的发展方案,哪个产业赚钱就做哪个,一旦遇到卖不出去货的时候,面临的困境还不是最可怕的。」
杨书记心里忽然一个激灵,看着他问道,「最可怕的是什麽?」
陈凡看着他,正色说道,「最可怕的是给后来人做了榜样。有钱的时候就随意投资,这个也做丶那个也做,一点也不为未来考虑,用专业的话来说,就是没有风险管控意识。
这种情况下,一旦遇到困难,他们不会将精力放在主业上,而是从其他方面想办法,说白了就是逃避困难,寻找其他赚钱的机会。
那就不是做企业丶做事业的态度。更别说那种做法也不一定行得通。
我刚才也说了,短时间内不用担心赔钱的问题,而且钱还会越赚越多,你们现在这样做,搞分散投资,等到以后,后来人会不会也会和你们一样,拿着钱到处投资,这个也做丶那个也做?」
他说着忽然笑了笑,「毕竟,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个也可以算是『成功经验』嘛。」
没错,他说的就是未来的华西村。
很多人都不知道,华西村的核心产业,竟然不是跟农村息息相关的农业,而是钢铁丶化工等重工业。
后来华西村遭遇债务危机时,有专家对他们的诊断是:盲目多元化扩张和产业结构单一丶过度依赖重工业等问题并存。
事实上面临这种问题的,何止是一个华西村,几乎所有曾经辉煌过的村集体企业,都是同样的问题。
那些村子,也是因为有「成功经验」在前,才会一股脑地跟风而上。
反而有些地方专注于某一个产业,基于农村地域特长默默耕耘,还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发展成闻名全国的特色村。
把卢家湾的产业做起来并不难,但如果放任其肆意发展,即便以后能成为「百亿村庄」,结局也无非是另一个华西村。
虽说是「烂船还有三千钉」,但明明可以做得更好,为什麽要烂呢?
要是按照他的策划,始终围绕农业做文章,首先这是永远符合上级发展政策的,绝对不会因为什麽环保政策丶矿石市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