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有被拆,而是在生产队内部使用,大约就是从5队运货去6队,在卢家湾两边的河段来回折腾。
而卢湾3号,便是陈凡的小快艇,由陈老师亲自设计,南湖水运公司修理厂完美制造,也归他个人专用。
另外还有一艘卢湾4号,是卢家湾生产大队第4小队的木匠师傅们,凭藉着当年在南湖造船厂造过帆船的经验,一点点地造出来的。
虽说长度只有10米,载重量也远远不及卢湾2号,可坚固程度却并没有差多少,一直都是卢湾2号的有利补充。
卢家湾的副业能够迅速扩张到孤峰县其他公社丶以及双河县等云湖地区的其他几个县,卢湾4号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经过了两年多的发展之后,卢家湾生产大队终于有了第5号船。
虽然是为了替换卢湾3号,但那也是进步不是?!
杨队长志得意满地说道,「这条船的船体全部由钢板制成,负责焊接的是云湖机械厂的高级焊工,操舟机是云汽厂下属的发动机工厂制作的,动手的是几位八级工,照着国外进口的操舟机描,不仅动力更强,油耗还更低。」
说着还遗憾地晃晃脑袋,「就是太费工时,不能量产,只给这艘船造了两台之后,他们就不肯造了,否则水运公司还想向他们下订单。」
陈凡听着不禁嘴角微抽,照着进口操舟机丶让八级工手搓?还想量产?
亏他们想得出来。
他正要说几句话,视线忽然看见黄莺三人都盯着自己,当即乾咳一声,挥挥手让杨俊义让开。
随后自己一屁股坐在驾驶位上,熟悉了一下操作台,便说道,「都准备好没有?我要开船了啊。」
杨俊义赶紧出去解开缆绳,回来后又将舱门关好,呼啸的江风被关在外面,舱室里很快暖和起来。
陈凡拨动开关,电动机立刻转动,将小小的铁锚绞上来。
江水拍动船身,船儿缓缓离开岸边,陈凡这才启动操舟机,螺旋桨掀起浪花,推动快艇往江面飞去。
船舱的密封性还不错,虽然操舟机轰鸣的声音很大,却不影响船舱里的谈话。
周正东将儿子交给赵婉茹抱着,转身对着杨队长笑道,「小凡过几天结婚,还要麻烦您做个介绍人,真是辛苦了。」
杨队长不经意地瞟了一眼女儿杨菊,眼底闪过几分遗憾,等他再抬起头,脸上只有笑意,「你这话就太客气了,且不说小凡是我们卢家湾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