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孙义的决定,林然是支持的。
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良知和操守,义无反顾选择将自己一辈子绑定在大山里。
固然令人钦佩。
但若是能够有机会离开大山,像这样了不起的一个男人,理当往更高处而去。
在山村里,能点亮一小片灯火。
若是站得更高更远,洒下的辉光,便能够温暖到更多的人。
还没想好做什么,先出去散散心也不错。
只是林然没想到这么凑巧,孙义选择的散心地点在青海。
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很向往西北那辽阔的土地风情,在大山里待了半辈子,也想见识一下青藏高原的雄浑壮阔。
倒是让林然想到自己最近刚刚和东海市政府合作的百万种树公益项目。
这个项目对口帮扶的省份就是青海。
项目虽然落定。
但后续的执行、监管却依旧需要有人负责。
这个人选林然本来还在考虑,但看着面前的孙义,突然就觉得有了灵感。
论能力。
论操守。
论责任心。
这位前世的感动南省十大人物,毫无疑问都是上上之选。
不过心中虽然已经转过念头,林然却也没着急将事情告知对方。
人家是去散心的。
这种事儿,等回头再聊也不迟。
但主意已经暗中打定,某人越看孙义越觉得合适顺眼……
直把孙义都看得有些毛毛的,浑身不自在——
什么情况?
怎么感觉好像被人看工具似的……
……
中午在重新修建的希望小学里吃饭。
老村长和村民们把从家里做好的丰盛饭食菜肴热气腾腾地都端了过来。
学校新修建的大食堂里,满满当当摆开三条大长桌。
东大人文学院的同学们和希望小学孩子们并排坐在一块儿,亲密无间。
老村长红光满面端着酒杯站起身:
“来来来老汉俺先提一杯!”
“都是村子的贵客!去年一块儿共患难的自家人!”
“有什么话都在酒里,干了!!——”
说罢仰头豪迈一饮而尽,村民们也轰然响应、齐刷刷举起海碗碰杯。
东大学子们也有学有样豪迈举杯甚至吹瓶。
连希望小学的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