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竞赛第一名,并开始大胆的向外投稿。我第一篇变成铅字的文章,是自己在市文联文学报上的一篇题为考试之后的散文。汪副主席就是这篇文章的责任编辑。他读这篇文章后大加赞赏。他说:李湘辉的这篇文章仅810个字,其成功之处在于思考。文中的“我”经过悔恨、痛苦的“思考和探索”“在我留下足迹的地方,撩开长满尖刺的树枝,细心地寻觅。”最后身称“找到了”并信心百倍地表示,将要用我的“这支笔,也用我的真诚”去参加第二次考试。文章发表不久,汪副主席推荐给省作协的刊物将它转载了。这样一来,我算是轰动了全校,也在全市出了名。这样一来,我便在教语文课的班主任老师指导和支持下,与对文学也同样有浓厚兴趣的钟离东、东方一笛等人成立了当时全市第一个校园文学社丑小鸭文学社,并主办了丑小鸭社刊。社刊邀请汪副主席等一些文艺界的名流作顾问,绐予指导。
下面抄录的是我刊登在丑小鸭社刊创刊号上的一篇题为我爱故乡的涟水河的作文:
童年的生活,使我和故乡的涟水河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它日夜不停地奔流,哺育着世世代代的故乡人,嬴得了人们的喜爱。大人们喜欢它,因为它可以灌溉良田;小孩们喜欢它,因为夏天可以去玩水,冬天可以去滑冰。
涟水河从我家门前流过。我曾经赶着退去的河水,兜着衣襟,捡着一颗颗美丽的鹅卵石;我曾经赤着双脚,沿着江岸跑着,叫着,柔软的沙子上留下我一双双脚印;我也曾坐在门槛上,望着河上暮气茫茫的景象,编织着心底的故事
然而,给我带来无穷趣味的还是那奔腾不息的河水:大尾巴鱼在这里闲逛,小草鱼在这里捉迷藏。最好玩的是泥鳅,它是一位“钻沙能手”不一会儿就建起了一座座“地下长城”这里不仅是鱼的乐园,也是我们这群娃娃的乐园。夏天,我们整天呆在水边。因为我们年纪小,还不会游泳,看着大孩子们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着,我们真羡慕死了,于是,便挽起裤裤脚,跳进浅水边,玩弄起我们最喜欢的“泼水仗”弧形的水花,在双方的阵地前飞贱起来,落在对方身上;而我们有时也被人家打得抬不起头来,嗬!热闹极了。只见浪花在笑,白云在笑,蓝天在笑,我们在笑。笑着,泼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