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历史上,要有儒法大辩论的前提是——君王的注意力真的倾向过两边。
若是真的那么决绝的选择法家,何以至于还有博士官的设立,还要他们在统一之后即刻拥有在朝堂上说话的权利。
扶苏一直所受乃是齐文化之熏陶。这一次,他从函谷关回来之后,淳于越也仍旧是他正儿八经的太傅。
而当年,嬴政也是同意了张良做她老师。
这是否说明,嬴政不是没想过要融合。
许栀的底气便来源于此了。
那么中途,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从而演变成焚书之恶?
谁是最关键的人。
谁又是破局之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