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台下原本有些心不在焉的技术人员,渐渐坐直了身体。
\n
有人飞快地记录着,有人露出了思索的神情。
\n
一个戴着厚厚眼镜、来自交大计算机系的老教授推了推眼镜,直接发问:
\n
“江总工,ospf在大规模网络中的lsdb(链路状态数据库)同步开销和spf(最短路径优先)计算复杂度,你们是如何优化解决的?”
\n
“尤其是在突发流量冲击下?”
\n
这个问题很刁钻,直指ospf协议在大规模部署时的痛点。
\n
台下不少人都看向江姗,等着看她如何应对。
\n
江姗神色不变,调出另一张图表,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性能监控数据和算法伪代码:
\n
“核心在于lsdb的分区域(area)精细划分和spf算法的增量计算优化。”
\n
“我们修改了ospfd(开源守护进程)的部分核心代码,引入基于链路状态变化阈值的触发式增量spf计算,而非传统的周期性全量计算。”
\n
“同时,”她指向图表上的几个关键参数,
\n
“严格限制每个区域内的路由器数量,并通过精心设计的虚链路(virtuallink)保证主干区域(area0)的连通性。”
\n
“这是我们在十二台全球根服务器骨干网上实测的压力数据,在峰值流量冲击下,cpu占用率始终控制在安全阈值内。”
\n
报告厅里一片寂静,只剩下江姗冷静的讲解和激光笔的嗒嗒声。
\n
老教授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和伪代码,半晌,缓缓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