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听着齐政的话,周坚的疑惑清晰响起。
“我能看得懂了,等我熟读几遍、默写几遍,也能背了,这还不叫学会了?”
齐政的反驳同样清晰而坚定,“你这只能叫知道这篇文章讲了什么,离真正的体悟,还差得远。”
他之所以要大费口舌地跟周坚说这些,是想给他从根上端正态度。
底子打好了,接下来帮他提高成绩也好,讨夫子欢心也罢,都能更顺利,自己也能从中得到更多好处,起码能轻松不少吧?
所以他的声音中虽还残留着几分少年的稚嫩,但语气和语调却如一条缓缓流淌的长河般沉稳厚重。
“我们为什么要研习经典,是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跨越时光的界限,与曾经的那些圣贤坐而论道。”
“是因为它们如火光般,可以帮助我们驱散世事的迷雾,照见天地至理的丝丝真貌。”
“我方才跟你说的那些背景故事和分析,只是让你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篇文章,不管程夫子的用意到底是什么,但这绝对不是我们学习的全部,做学问是为了自己而不是应付夫子的检查。”
“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我们以古镜照今心,便能将圣贤之言,映照于我们的生活情境之中。便如这报任安书,我们可以从中看见,太史公在面对难题时的处置之法,同时可以学习他的委婉,他的坚持,他的发愤著书等一系列品德。”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能以活水涤陈见,不将圣贤之言当做僵化的教条而盲从,要用思辨的精神,去深耕体悟其中道理。比方才再进一步,太史公对李陵的看法是对是错?太史公为李陵仗义言说以至于受辱受难是否应该?面对任安的求情,太史公的婉拒又是否得当?这些都该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思考的。或许我们思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