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背后是一座巨大的石质移动迷宫。
营地一共有四个出口,每逢白天,‘迷宫行者’可以进入其中探索,但晚上必须要回归。
因为每到夜里,迷宫内的石墙都会无规律的移动,并且还会有人造的机械怪物进行捕猎。
根据青春文学小说的一贯套路,经过一段艰苦曲折的磨难,一群人逃出了迷宫。
然而。
他们逃出迷宫也是实验计划的一部分。
虽说《移动迷宫》三部曲的票房没有《饥饿游戏》系列那么高,但三部电影仍取得近10亿美刀的票房。
都是反乌托邦电影,都是青少年题材,既然薅了一部,这一部当然也要薅。
薅秃了它!
和《饥饿游戏》系列一样,沈良还是找了原作者。
通过兰登书屋的渠道,他找到了窘迫的青少年作家詹姆士·达许纳。
此时的詹姆士只出版过三本不愠不火的青少年文学作品,面对沈良的橄榄枝,詹姆士毫无抵抗能力。
瞧瞧《饥饿游戏》的代理创作者苏珊·柯林斯,一部《饥饿游戏》让她赚得盆满钵满。
代理创作有什么不好?
只要有钱,屎都是香的!
詹姆士委托创作期间,程尔正好可以规划具体怎么拍。
这部电影,沈良打算采取半实拍+半特效的方式。
毕竟实拍更便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