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凭青帝之名,李昭欲效赤帝之子,镇瘟疫,埋君权神授之根基
“药弟,你说什么?军中出现瘟疫了?”
“本将军不是已经下令各军要注意清理尸体,天气炎热,战场定要清理干净吗?怎么还会有瘟疫!”
大帐内,众人包括李昭都被突如其来的噩耗而一时间汗毛竖立。
李昭对李药震惊不可置信问道。
李昭声音中都有些惊怒。
容不得李昭不惊怒,作为后世穿越而至汉末之人,李昭比任何人明白在古代战争中瘟疫的恐怖性。
特别是东汉末年战争与瘟疫如影随形时期,带来的惨痛,对于这个时期的人而言,那都是去除不掉的梦魇。
从桓帝、灵帝到献帝的八十年间,瘟疫如同挥之不去的梦魇,反复撕扯着这个王朝帝国的躯体。
据《后汉书》记载,仅桓、灵、献三朝就爆发了八次全国性大疫,其中建安期间的瘟疫更是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巅峰。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八十万大军南下,却在赤壁遭遇惨败。表面上看是周瑜的火攻之计,但《三国志》揭露了更残酷的真相:“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曹军中瘟疫爆发,士兵“呕吐不止,十死四五”,曹操不得不退兵。这场疫情不仅改变了战争走向,改变了天下大势,更让数之不尽的汉末百姓死于瘟疫中。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一场空前的瘟疫同样席卷中原。曹丕在《与吴质书》中悲叹:“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短短数月间,“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应玚、刘桢四人因疫病去世,王粲也在随曹操征吴途中染病身亡。五位大汉文坛巨擘的陨落,建安文学黄金时代的戛然而止。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