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太原郡的资源富集,后勤也是稳固,拥有盐铁之利以及农业基础。
太原郡南部的河东盐池(今运城)是汉朝重要盐产地,盐税便可支撑军费;北部代郡、雁门盛产铁器,足以保障武器供应。
而太原郡的汾河谷地土壤肥沃,战乱时期只要吸纳冀州、关中流民垦殖,人口与耕种潜力巨大。如历史上汉末白波军曾据此屯田,聚众十余万。
而且,并州民风剽悍,太原郡更以“边地习战”著称。此地盛产骑兵、步兵(山地作战精锐),若是向北击败南匈奴、鲜卑、乌桓各族异族,那么,便可以组建异族骑兵,并且把肥沃的河套平原拿下,乃至兵出浩瀚北方草原,大规模牧马放羊,增加李氏战争潜力。
历史上,便有西晋末年,匈奴刘渊以太原为基地,整合胡汉势力,此地可作割据根基;
李唐崛起,隋末李渊自太原起兵,仅一年即攻入长安,凭借山西资源统一天下。
因此,在大汉州牧官职未出之际,拿太原郡当做根基之际,在李昭看来,是比较好的选择。
而且,异族南侵,李氏替天子镇守北方,关键是师出有名,与正与陇西李氏家风契合啊!
至于,一亿钱财?卖官鬻爵,岂不是当冤大头?
不,或许在其他人看来,几千万钱就能解决的事情,何必要一亿钱财,但在李昭看来,这一亿钱财,是买名的!
不错,在值此情况下,国库空虚,内忧外患的情况下。
李氏不仅当冤大头,买边疆的太原郡、雁门郡,还费大价钱,这买的不是官,买的是忠心,是好名声。
果真,大殿内,随着李昭说出“值此大汉内忧外患之际,末将分外痛心与惶恐,陇西李氏愿意替天子镇守北疆,请封太原郡守、雁门郡守,势必挡住南下异族。另外李氏愿意捐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