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玻璃鳗的产能。”
\n
“阿淼,这个产能会不会太高了?”老爸有些担心。
\n
江淼摇摇头:“不大,国内每年至少需要100吨玻璃鳗鱼苗,我们现在每月的产能差不多是4.5吨,一年才54吨,还不到国内需求量的一半。”
\n
紧接着江淼又说了一下销售部在各地反馈回来的一些情况:
\n
“我从销售部了解到的消息,目前由于鳗鱼苗价格下跌,加上我们散播出去的玻璃鳗养殖技术和海雪饲料,导致很多鳗鱼养殖场的养殖成本下降,他们认为养殖鳗鱼有利可图,因此都在扩大养殖规模。”
\n
“其中潮汕地区和闽南地区的养殖规模,今年估计要扩大一倍,其他地区还没有跟进,但估计也快了。”
\n
姐夫询问道:“阿淼,那你的想法是?继续扩大规模?”
\n
“是的,过年之后,再从周边的几个村租鱼塘,我们计划将规模,再扩大一倍。”
\n
“一倍?会不会太激进了?东瀛鹿儿岛鳗鱼公司不是买了我们的技术?到时候…”姐夫被吓了一跳。
\n
江淼非常肯定地解释道:“姐夫,你要清楚,东瀛人就算是掌握了人工繁殖鳗鱼的技术,他们也没有办法在国际市场上和我们竞争,因为双方在生产成本上,存在巨大的差距。”
\n
这倒不是江淼看不起东瀛人,而是双方国情导致的残酷现实。
\n
国内在水电成本、基础服务、人力成本、饲料成本上,都有很大的优势。
\n
而东瀛在这些方面,都是没有优势的,特别是鸭拓草这种提供必要营养素的饲料,没有办法通过人工营养素替代,要么采集野生的鸭拓草,要么人工种植。
\n
以东瀛农业的尿性,种植鸭拓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