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农场技术、庞大的廉价电能、高效的光合作用农作物,这三个东西结合在一起,露天农业毫无翻盘的可能。
新型的农业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地域、气候限制。
以赛里斯的京城地区为例子。
现在当地的周边地区,已经有大量室内农场大楼,这些室内农场种什么东西?当然是当地以前不能种植的蔬菜水果。
因为当地露天不能种植的蔬菜水果,从外地运输过来之后,成本自然会比本地的蔬菜水果偏高,这就有了利润空间。
随着这一类型的室内农场不断增加,边远地区的露天农场,其生产的蔬菜水果竞争力,自然而然会下降,甚至变得毫无价值。
这个时候不进行全面城市化,那就等同于断了边远地区的发展支柱。
现在农业的气候限制、地域限制,已经被技术彻底打破了,哪怕联合体不断补贴边远地区的农业,也变得毫无意义了。
高文只看到一片自然保护区的开展。
而在其实的深层次影响,则是他这种普通人难以察觉的变化。
其实随着一个个试点的全面城市化地区,获得了很好的反馈,亚洲联合体在这方面的推进力度也越来越大,计划在2040年前后,就实现全域的全面城市化。
伴随着全面城市化的推动,农业室内化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了。
那么那些退出来的农业用地,以后要如何处理?
一方面是作为未来的储备用地。
另一方面则是增加自然保护区的面积。
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