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唯一的麻烦,就是这个方案必须进入气压极高,还含有大量硫酸气体的金星地表,而且金星地表的地质活动非常频繁,增加了建设采矿基地的难度。
最后的小行星开采方案,同样可以获得大量含氢化合物,但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时间成本。
目前含冰比较高的小行星,主要集中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之中,要将含冰小行星从小行星带推到金星轨道,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
甚至还不如去更近的水星上开采含氢化合物。
毕竟水星的极地阴影区域,存在永久性的冰层。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
要在金星开启大规模的基建工程,必须就地解决建筑材料的供应问题。
因此他的想法,并不是使用含氢材料作为建材,而是要采用单纯的碳材料,比如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材料。
毕竟金星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太多了,哪怕是建几百个天空之城,都没有办法显著降低其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其实如果不考虑重力,木星也是比较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当然,这个木星并不是指木星本星,而是指木星的那些天然卫星,因为这些天然卫星上面,含有大量的水资源、甲烷、二氧化碳之类,可以作为碳基生物生存的原材料。
金星最大的优势,就是其重力和地球非常接近,可以让人类在上面长期定居。
江淼看过科研事业部和蓝鲸航天的技术攻关列表,上面就有利用太阳能发电,然后抽取二氧化碳作为原材料,提炼出碳单质,进而合成出各种碳材料的科研项目。
只是单纯的碳材料,也只能勉强在金星大气层上层使用,根本进入不了其地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