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筷,有的切菜,有的负责接客送客。
负责借桌椅的人今天晚上就开始工作了,趁着晚上全村各家人都在家。
农村每家都有两张桌子,借出一张没问题。
在顾俊辉记忆里,后来新建了宗祠,村里就集体的钱买了很多桌椅、碗筷放在那里备好。
规定谁家用了只要洗干净摆放好就行,如有损坏按公补回就好。
在这之后,各家办红白好事就不用再去借桌椅碗筷了。
吃过午饭,顾俊辉来到村里的宗祠查看。
站在宗祠门口,仰头望去,高大的门楼庄严肃穆,朱红色大门历经岁月,却仍透着古朴,两旁斑驳的石狮子威风不减。
顾俊辉推开大门,“吱呀”声中,陈旧又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
走进宗祠,宽敞庭院映入眼帘,中间一方天井将其隔开。
天井里石板路湿漉漉的,抬头看,蓝天被四周屋檐框成画。
上厅宽敞,地面平整,摆二十八桌酒席绰绰有余。
阳光透过天井倾洒,给上厅添了几分明亮温暖。
下厅布局很规整,也能摆下20桌。
这么算下来,45桌的宴席无需在外面搭建场地,这让顾俊辉心里踏实了许多。
第二天办升学宴,顾俊辉一家忙得脚不沾地。
招待几百号亲戚宾客,各种杂事纷至沓来,作为主人家,一刻都不得闲,
虽说心累,但干劲十足。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