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任职官员及其两代亲眷的人头税。”
\n
“这般优待,相较于赵宋、胡元对官宦之优待,已不知薄了多少,甚至多有官员们在背地里非议父皇刻薄。”
\n
“至于对通过科举的士人优待——自洪武三年之后,我父皇至今都未再开科举,优待科举之士又从何谈起?”
\n
听了朱标的话,刘宽明白过来。
\n
一则可能是他对明初税赋优免制度了解不清楚,有所误会;二则可能是后来的大明皇帝对优免政策做了不少更改。
\n
他道:“或许是微臣对明初优免政策了解有误,但也有可能是陛下或后来的大明皇帝更改了此类政策。”
\n
“别的不说,史载洪武十五年,陛下重开科举,并一直延续到明末。”
\n
“对于通过科举的秀才、举人,不仅给米供养,甚至还免其部分赋役——当然,也可能只是免除徭役。”
\n
“因此,大明后来就出现一个现象,既百姓将田地诡寄于有优免特权之人名下,以此逃避赋役。”
\n
“当然,拥有此类特权的人并不止士绅,还有勋贵、藩王。”
\n
“这三类特权人群,都会随着大明享国时间日久而不断壮大。也就是说,拥有赋役优免之权的人将越来越多。”
\n
“此外,这三类人群又是兼并土地的主力——如此一来,大明朝廷能从赋役方面收到的钱粮会随着这三类人群的壮大越来越少。”
\n
“朝廷能支用的钱粮越来越少,对地方的掌控自然就会变弱。于是,到最后就产生了地方士绅、豪强都敢抗缴税赋的事情。”
\n
说到这里,刘宽缓了口气,才道:“微臣这番解释不知陛下是否满意?”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