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希玲在寒假时,跟他说过,这学期硬是被曹校“磨”来了。难不成,也和这次分班有一定的关系?!
\n
5班这次进的10个文科偏弱的学生,如果,文科成绩能提上去,那全校前百名里,5班所占的可不仅仅是20个名额了,很有可能是四十个了,或者更多,毕竟,只抽走了4个人去16班。
\n
难道,小师妹会教5班的历史?
\n
想到这里,忽然开始不由得喜从心生。可转念一想,只是,这样的调整,对于那些被“做了手脚”的孩子,是不是有点残忍了,还是他李诗平上一学期,又忽视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n
一旁的曹校和赵耘,看着李诗平的表情一会喜一会深思一会又不解的,也没有做声。
\n
对于他们三个人之间的默契,有些时候,是不需要多说的,话点到了,给点思考的时间,便自然而然的会意的,就像赵耘被临时拎起来,不也解决了一众老师的困惑嘛。
\n
赵耘,是曹校的第一届学生,确切地讲,是曹校从初一带到高三的唯一届的奥数班的学生,那之后,云凌便只招收高中学生了。赵耘,同时也是李诗平教过的学生,从高一至高二的化学老师兼班主任。
\n
而李诗平,是曹校的发小,晚二届的小学弟,几十年的情谊了,曹校的任何“高见”,他都可以力排众议的地化为最佳的成果呈现,是曹校的最佳“班主任”搭档。
\n
然而,李诗平却只愿做一个小小的班主任,教着化学,从高一教到高二,不愿带高三,更不愿意领其他的头衔,正是应了那句赵耘的座佑铭:只问耕耘,莫问收。
\n
墙上挂钟“叮——”的一声,长长的整点报时声,打破了房间里的沉静。
\n
三个人不由得都看了一眼墙的挂钟,已是正午12点了,去餐厅用餐的时间到了。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