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业力是因、缘、果报的过程,也可以说是“自我”的能量与行动。
\n
任何期望得到某种结果所启动的行为,也就是任何因贪、嗔、痴所造成的行为,都会产生业。”
\n
“所以只要有期待,就会产生业,不管你的行为是善是恶都会产生,所以佛陀才说要活在当下。”
\n
鸣人双手合十,微微颔首:“是!善的行为不一定会产生善的结果,恶的行为也不一定会产生恶的结果,带有期待去做事,结果不尽人意便会产生痛苦。
\n
就像当初的雁老师,他计划的很好,可总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结果不符合预期,这导致他痛苦,因为痛苦开启写轮眼。”
\n
“所以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骗人的?”
\n
鸣人淡淡开口:“儒道佛三家都没有善恶概念,或者没有世俗意义的善恶概念。
\n
善从来不是单独出现,有善必然会有恶,有和平必然有战争,万事万物都不可能独立存在。
\n
比如说我们认为某个人很坏,那么必然有一个人比他好,否则他的坏无从说起。”
\n
阿斯玛沉声开口:“什么事止观?一个人又如何止观?”
\n
“止观是两个步骤,“止”使你的专注范围变窄,因此减低了心灵的造作,创造一种宁静的状态。
\n
当念头和烦恼生起的时候,如果你不带成见地注视它,既不搅乱它,也不捏造更多的念头,那么它们就能自己沉静下来——只要你不做什么,心就会静下来,这时候,“观”的光明才可能进入你的心中。
\n
有个很简单的方法,那就是专注、感受自己的呼吸,每天花点时间,久而久之你就会明白什么是止观。”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