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这时候,有个人影从窗外闪过,随后风门吱呀呀一阵响。
\n
艾育梅正猜测来者是谁,那人已经拉开里屋门进来了,细看不禁一愣,竟忘了下地相迎。
\n
“老同学,是我呀,我是齐二克啊!”来人笑呵呵自我介绍。“哟,齐兢,你咋来了?”艾育梅腆着怀下地迎接,向黄士魁介绍道:“呃,他是我在三姓师范同班同学。”姚老美说:“我跟这位二克同志见过面了。”
\n
艾育梅对工作组进村也有所耳闻,开社员大会的一些事情也听黄士魁提起过,但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自家见到老同学。她解释说:“不知道后院住的有你,不然会主动看看老同学。”
\n
姚老美替主人把齐二克让到了炕头,艾育梅向齐二克介绍了丈夫,到碗架子里取了三个碗放炕上,到条琴扳上把暖壶提来往碗里沏热水。正倒水时,头脑中忽然出现了当年在校园在树林与齐二克约会的情景来,小育花提醒:“姐,好了好了,冒漾了!”寻了抹布把刚漾到炕上的水擦了,艾育梅摸着显怀的斜襟红底黄花棉袄,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水温得乎儿的,喝点儿。”齐二克说:“说来也巧,我被抽调下乡,怎么也没想到分在了你们大队上。”艾育梅随声附和:“是够巧的,不然咱哪有机会见面呢!”
\n
于是老同学闲谈起来,相互了解毕业后的经历。齐二克说他毕业后分在县一小当班主任,前不久抽调到了县教育局办公室。艾育梅说自己回村小学当教师,临时抽调到公社食堂工作。接着就回想在三姓师范那三年的生活,又说起成立文学社的事儿,唠得很热火。
\n
齐二克说:“你很有文学天赋,尤其是诗歌写的好。我记得成立文学社时,是你给起的名呢!”艾育梅也想起了那段往事:“当时,大家问为什么取这个名,我说蒲公英是咱黑土地最普通但最顽强的花草,它是迎寒而生,向阳而长,那种子无论飞到哪儿,土壤无论多贫瘠,都能扎下根。”齐二克微微点着头:“是啊,那是不甘平凡的蒲公英!我们都应该有蒲公英精神。我读过你的《乡谣》系列,很有生活,还坚持写吗?”
\n
艾育梅苦笑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