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给我讲讲。”
\n
艾育梅便详细说起舒成的典故来:“舒成天资聪明伶俐,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十二岁时,给葫芦镇的谢家大户放牛。有这么一天,两头公牛为了争夺一头母牛,鼓瞪着大眼珠子,顶得烟土飞扬。舒成上前用力拉解,不留神被一个公牛猛地回头一角刺瞎了左眼。养好伤后,更是勤奋好学,饱读诗书,通览经史。十七岁这年,与谢大户家姑娘谢芳暗生情愫,私定终身。谢大财主发现后,百般阻挠。一是差门不当、户不对;二是差舒成眼睛有残疾。为了拆散他们,谢家解雇了舒成,并给谢芳在县城寻了一户人家。谢芳对舒成感情非常专一,死活不肯嫁给别人,便到五十里外的灵极寺出了家。舒成十九岁参加乡试高中解元,进京赶考又文章夺魁,但主考官见他只有一只好眼,没敢点他为状元。”黄士魁惋惜道:“呦,那太可惜了。”艾育梅接着讲:“第二天,乾隆临朝殿试,见舒成长得眉清目秀,却瘪了一只眼睛,心中不免为他可惜,叹口气,顺口说道:‘独目不登龙虎榜,’舒成一听,心里凉了半截,却很不服气地对了一句:‘半轮仍照凤凰台。’乾隆又道出一联:‘东启明,西长庚,南簸北斗,朕乃摘星手;’舒成稍一思忖,张口对答:‘春芍药,夏牡丹,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乾隆一听,心里很高兴,朱批舒成为本榜探花。”黄士魁说:“挺有意思,这叫皇帝点探花。”
\n
“我还没讲完这匾额的来历呢!”艾育梅继续讲道,“舒成做了官,回来让谢芳蓄发还俗,可谢芳已经厌倦了尘世流俗,决意今生抱定空门,因此受了具足戒。舒成为谢芳把小孤山娘娘庙改建成观音庙,还亲自题了匾额挂在山门上。”
\n
听到这里,黄士魁夸赞道:“讲得挺好,咱福原镇确实有谢大户,小孤山还有谢家坟呢,难道这是真事儿?”艾育梅微微一笑:“这不过是个传说,牵强附会罢了。”黄士魁问:“你咋知道这么多?”艾育梅说:“这都是听我姑父讲的。”黄士魁呵呵笑了:“真是守啥人学啥人,你都快赶上张铁嘴儿了。”
\n
两人跨过门槛,进入院内,潮湿的空气中飘散着若有若无的檀香,混合着霉味,让人恍若置身时光的夹缝之中。寺院香客寥寥,显得有些冷清,供桌上歪斜的香炉积了一层的香灰。绕过低垂的老柳和寂寞的香炉,便站在了残破的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