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公里,约13300里,所以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它东西南北交错,绵延起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它好像一条巨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文风说道这里语带气势,引人思绪——”长城在中国历史的长久岁月中,许多封建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经对它进行过多次修筑;我国古代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它贡献了智慧,流尽了血汗,使它成为世界一大奇迹。不论是巨龙似的城垣,还是扼居咽喉的关隘,都体现了当时设防的战争思想,而且也标志着当时建筑技术的高度成就。例如,明朝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建筑业也体现了规模巨大的生产流程和比较科学的烧制砖瓦作坊。因此砖的制品产量大增,砖瓦已不再是珍贵的建筑材料,所以明长城不少地方的城墙内外檐墙都以巨砖砌筑。在当时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运建筑材料的情况下,采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样的砖砌筑城墙,不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建筑水平。其次,许多关隘的大门,多用青砖砌筑成大跨度的拱门,这些青砖有的已严重风化,但整个城门仍威严峙立,表现出当时砌筑拱门的高超技能。从关隘的城楼上的建筑装饰看,许多石雕砖刻的制作技术都极其复杂精细,反映了当时工匠匠心独运的艺术才华。总之,劳动人民的力量和头脑都是无与伦比的,是伟大的!”文风说道这里笑了笑,对后面听着的几人说:“这些都是资料上记载的,我照说一下。”“呵呵,你这人倒诚实!真晕,叫你做向导,又没叫你背书。”莎莎笑着嚷道:“不过,你的记性真好,但是讲这些有些乏味,讲些故事吧。”“对,边走边说,这样欣赏着有滋味。”刘冰冰揽着文风胳膊说。嘉欣一直没说话,静静地听着,眼睛倒愈发明亮,似乎隐隐含带着笑意。“好吧,孟姜女哭长城的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的。”文风点点头,又接着讲起来:“在嘉峪关西瓮城门阁楼的后檐台上,可见到一块青灰色的石砖放在那里,这块砖就是人们传说中的定城砖。据传说,明正德元年(1506),明王朝为了加强西北的防御,派兵备副宪李端澄主持修建嘉峪关关城和城楼。负责施工的校尉叫郝空。他平时心狠手毒,经常残害工匠们。在修建关城的工匠中,有位叫易开占的师傅,技艺超群,设计结构严谨,造型美观,十分坚固,用料节省、精确。开工前,郝空霸气十足地问易开占:修建此关到底需要多少块砖?易开占满有把握地回答:我已算过了,一共需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