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突厥不顾盟约,暗助刘武周之举,李渊此刻耐心不由得庆幸,当初幸好是让伏子厚留守晋阳,否则别说离石郡危矣,就是太原都要有失守的危险。
皇位上。
年仅十四岁的皇帝杨侑,听到一旁李渊的话,皇冠之下,脸色有些怒火。
李渊之心,世人皆知。
可偏偏年少的杨侑根本无力反抗。
还有那晋阳伏子厚,杨侑恨不得那人死在突厥人手里。
反贼!
一个隋朝叛将!
不过杨侑也清楚,这些话只能在心里骂着,绝不能说出来,否则李渊定会找借口斥责自己失德,到时候杀了自己,找另一个隋皇室继位。
大殿内。
文武百官之中,丞相府长史裴寂,这时候站出来。
“陛下、大丞相!臣以为,如今天下大乱,关内、河东等诸郡百废待兴,陛下与大丞相,方才振兴朝政,社稷初定,不应兴兵刀戈之举,与突厥十万雄兵交战!臣以为,当以合盟为主!合盟则突厥退!陛下与大丞相,便可治理朝政,出兵收复陇右!”
裴寂主动提议道。
裴寂的话让大殿内不少官员将领都纷纷点头。
其实裴寂说得很委婉,但文武百官全都明白,说到底,眼下的长安朝廷,根本拿不出几万兵马,北上与突厥十万雄兵交战。
各地城邑要派兵驻守维护,各处关隘要地,需要驻军看守。
别说防范洛阳的朝廷与李密,就是陇右薛举如今都有十余万大军,对关内虎视眈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