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后面想想又觉得不是。
一个阿谀奉承之辈,在远离洛阳后,不大可能有胆子敢私下谋害唐国公,以及驻守太原的鹰扬郎将。
想到早些年唐国公李渊有过结交侠士之举,因此被陛下怀疑,王俭也不由得有些疑惑。
不过,对比唐国公李渊,想到太原郎将伏子厚,王俭不由得看向高德儒。
“那伏子厚为何要谋反?此前甄翟儿率领十余万大军攻打太原,若伏子厚有谋反之念,何不早早降贼,何须与贼寇势不两立,几经出生入死!你们可不要弄错,昔日伏子厚镇守太原,立下赫赫战功,为陛下所恩信,若是你们没有证据,便诬蔑如此功臣……”
王俭开口提醒道。
对于高德儒口中说伏子厚谋反,王俭心中并不怎么相信。
甚至王俭敢笃定,高德儒的话传出去,别说是自己,就是传到洛阳,传到江都,传到陛下面前,都不会有人相信。
昔日那伏子厚在绝境被围之中,都没有背叛隋朝,这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事情。
“王郡丞就不疑惑,为何此前那伏子厚能杀退来犯太原的十余万贼寇大军,却对离石郡这里的贼寇,言之毫无把握?那可是十余万兵甲精良,训练有素的大军啊!”
高德儒笑着反问道。
王俭听到高德儒提及此前的事情,眉头紧锁,其实不用高德儒提醒,王俭一直以来,也都疑惑这件事。
“王郡丞放心!”
高德儒见到王俭疑虑的模样,连忙笑起来。
“此番我们也不敢鲁莽,那伏子厚是否有异心,待其到来,一看便知,若能找到贼寇藏身之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