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只剩一个人后,沈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略微思索,抽出一张纸,写下了几行字。
\n
“该生有着超出同龄人的心智,逻辑能力较强,出现过激行为的概率较小。”
\n
“对早恋的态度比较平淡,不愿多谈但也不局促,但不排除霍桑效应的影响。”
\n
“单亲家庭对其影响不大,家庭氛围较好,性格...很幽默。”
\n
想了想,沈睿又补充了一句:
\n
“行为模式上,与自身年龄层有不小偏差...应该来自于成长经历...”
\n
“建议:情绪稳定,不需刻意干涉...但需继续观察。”
\n
写完后并没有太过在意,这些东西只是他作为心理学爱好者的个人习惯,而非真的需要向学校汇报。
\n
教导主任也未必看得懂。
\n
“拥有成熟心智却在隐藏,是害怕不合群么...”
\n
“谈吐也很不错,也许是受到了外公的影响?”
\n
他在之后的聊天中,隐约想起了“于立华”是谁...
\n
沈睿将这张纸放入了单独的一个抽屉里,这算是他在学校里的一点额外工作,每个有心理风险的学生,都会交给他来开导。
\n
抽屉里,有不少类似的心理侧写记录,但总数也并不多。
\n
这个年代,对心理问题的“判定阈值”是很高的,一般情况学校不会重视。
\n
翟达若不是晕倒在二模考场这种特殊地方,也不够资格被安排这种“心理疏导”。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