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就像贝多芬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难免带这些悲剧的色彩,带着些已经成为既定事实不得不接受之后的强烈反抗,本质上还是被动的,没有主动的选择那么有冲击力,比如谭嗣同的一心求死,那就是主动选择,更让人热血澎湃。
\n
到最后,可能所有的这些方法都有着这样或着那样的不便也好、局限也好,总之肯定是很难变成现实了。宁致远从哥哥的信里面感受到了一种努力之后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结果的无奈感,深深的无奈感。
\n
这也是为什么宁致远选择了‘战略退却’的原因。人这一辈子,总归很多事情要靠自己想清楚,弄明白。自己的孤独就自己去承受吧。郑板桥有句话说的好,他五十二岁得子,但从不溺爱,七十三岁临终之际把儿子叫到跟前,要吃儿子亲手蒸的馒头。
\n
等儿子将馒头做好,端到眼前,发现他已经故去。哭泣的儿子发现桌上有张字条,原来是老先生留给儿子的遗教:“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n
宁致远认真思考着,目前来讲,他对于整个事件的认知,也就只能到这种程度了。那接下来,就是根据自己猜测出来的集团老总的计划,看一下自己在哪个阶段、在哪个方面可以找出漏洞,并不是说要给集团老总的计划致命的一击,毕竟像集团老总这样的人物,手上的资源足以应对自己计划之中产生的任何风险。自己既然只是作为一个大的计划之中的棋子,那就算是自己能翻了天,对其来讲,也都是小事情。
\n
但是,对自己来讲,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宁致远心想,我承认,你们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深谋远虑,但是,想要让所有小人物都成为你计划的垫脚石,而且还要心甘情愿的,那就不可能的了,最起码在自己这里肯定是不可能的。
\n
自己所作出的反击,就是让你们这些大人物明白,就算是小人物,也不是你们可以轻松拿捏的,也不是你们想要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自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对你们进行抗议,让你们看到一个小人物战斗的姿态!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