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还没问您,您贵姓?要怎么称呼您”?宁明志微笑的问到。
\n
“免贵姓逄,投降的降,把耳朵旁换成走之旁,这个字一般人第一眼都不知道念什么,哈哈”,逄经理笑嘻嘻的说道。
\n
“哦,原来是逄经理,您确实是我亲眼所见的第一个姓逄的人,不过这个字可是难不倒我。
\n
逄姓,中华姓氏之一,出自姜姓,起源于3000多年前,炎帝后裔逄伯陵,以国名为氏。据《万姓统谱》记载,炎帝裔孙名叫陵,商朝初年受封于逄(今山东省临朐县石门山),建立了逄国,为伯爵,世称逄伯陵。后来周武王灭掉了逄国,该国的后世子孙便以原国名作为姓氏,这样就有了逄姓,故逄氏后人奉逄伯陵为逄姓的始祖。
\n
现存坊子街逄氏故居,位于山东省胶州市阜安街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怎么样,这个老乡名副其实吧,哈哈”,宁明志笑着说道。
\n
“可以啊,真的是长见识了,您也是第一个在我说出自己姓氏时,不仅能认识这个字,还能把我祖宗姓氏来源说清楚的人”,逄经理佩服的说道。
\n
“嗳,这我可要好心提醒你一点,宁致远你知道的,咱们三个是在集团总部十周年庆上认识的,刚好坐在一桌上面,刚好你俩又是老乡。那天晚上宁致远的‘将进酒’祝酒词你是见识过的,妥妥的文人一枚。
\n
他哥哥,你面前的这位,跟宁致远比起来不仅是不遑多让,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你就等着大开眼界吧,哈哈”,h经理调侃道。
\n
“嗳,也没啥”,宁明志摆摆手说道:“不过是因为在央企里工作,看过很多红色题材的资料而已。刚好有这个姓的人,我去百度了一下才知道。
\n
里面也有两个是咱们山东老乡,一个叫逄金一,是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还有一个叫逄春阶,是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更早年间有位逄揆一,他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