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来。
……
呵,姑姑,怕是宫里好戏看多了,才不稀罕这热闹,只是这观戏还是要进了才能品出角儿嗓子的好坏来。
小宦官正是年少好玩的时候,摇摇头:“这有什么好看的,观戏还是要近了才能显出那戏班子里角儿嗓子的好坏来。”
静萍淡淡地道:“看戏,未必要到近处,远观远听,远了那些热闹,也别有趣意。”
像姑姑身居高位女官,摄六局事,早年伺候陛下过来,在陛下面前极得脸,不输给宁东将军的人,在御驾台边都是有自己位置的。
连花旦的脸都看不清楚呢。
小书抬起头偷偷瞥了眼静萍端静的面容,有些好奇地问:“姑姑,您为何总是到这听云阁来看戏,这里虽然看得全些,但到底偏了。”
静萍方才微微颔首,转身跟着那小宦官同去。
那小宦官闻,秀白的小脸上露出一丝尴尬,随后立刻放慢了脚步,恭恭敬敬地上前,温声细气地道:“尚宫大人,陛下有事寻您,请您速速与卑下同去罢了。”
女子闻,微微侧脸露出半张温润静美的侧脸来,丹凤眼角微挑,更有几分威仪,她淡淡:“小书,我教过你无论何时,在宫中遇见何事都不得大声喧哗,说话匀慢温和,行路如风拂水,不得有声。”
“姑姑,您怎么在这里,陛下方才在寻你。”一道略显尖利女气的少年焦灼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
一道窈窕沉静的身影在偏僻的一处阁上,静静地看着那台上台下的热闹,寒风轻掠起她的锦袖鬓边乌发,安静到寂寥。
皆是热热闹闹。
台上戏,台下痴。
九层戏台上,水袖飞舞,粉彩胭脂化作水墨舞,花旦青衣咿咿呀呀的悠悠调子,或者婉转曳丽,或者哀怨悲泣,唱遍人间悲欢喜怒。
……
,问世间,几人痴?
从来堪不破“情”一字
悲来生别离。
乐哉新相知,
风起时,已入戏。
亭外古道花满地,
曾照故人去。
榴火三千里,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