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从这个角度来说,赵子称真得感谢方腊的造反,为他打开了局面。原先和平年代的种种束手束脚,一夜之间一扫而空。
于是当天晚上,赵子称和赵霖、董超就联署了一份秘奏,把苏州当地的不易、朱勔实际的死因、建议对外公布的死因等等,都写在秘奏里。
两人都签名了,这也就算是纳了投名状了。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已经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谁也不能反口。
一个州里,知州、通判、团练都众口一词,涉事县的知县也是通判兼任。四个职位都这么说,还是战时,上面就算再想彻查也找不出漏洞。
最后赵子称还补充了一张附言,附言只有他自己的署名。只说因为苏州民情汹汹,秀、湖各地也人心不稳,必须让朱勔死于朝廷之手,才能收回民心。自己只能战时擅断专权,斩其尸以正天下,若陛下觉得臣擅专威福,待江南贼寇平定后,臣再来领罪便是。
把这些秘奏交给前来传旨的使者后,又给使者塞了不少金银好处辛苦费,好话说尽,让他务必加急送到。使者看在大笔钱财的份上,也才没有推拒刁难。
反正他就只是一个送信的,里面写的东西是否会触怒皇帝,跟他又没关系。
搞定了这一切后,赵子称又怕夜长梦多、朱勔的尸体腐烂,所以跟赵霖商定:
明日就宣判朱勔的罪名,放出风声,按战时程序加急办理,罪名主要强调“畏罪潜逃”。后天一早就在苏州城内,公开将其尸体斩首,对外宣称是明正典刑。
……
搞定这一切后,已经是深更半夜,赵子称这才回府歇息。
他并没有住在县衙,因为他还希望把这边的最新消息,跟慕容家的人通报一下。免得他们觉得自己闯祸了、心中一直挂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