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抵达汴京之后,赵子称的奏请,也果然在第一时间,就被蔡京一党扣下了,根本就没送到皇帝面前。
如今的赵佶,根本就不怎么管正事儿,区区一个知县上奏,哪里能随随便便被皇帝本人看到?那种鼻屎小官也配吗?
所以,赵子称的奏疏,立刻就被蔡京把持的中书省,以正常、合法的流程批驳了。认为其所言荒悖、越权,而且大不敬,应该申饬甚至问罪!
朱勔可是蔡京的重要党羽,朱勔每年捞的钱,有相当一部分也是孝敬了蔡京和梁师成的,蔡京怎么可能容忍应奉局直接被废、石纲从此停止?
“简直荒谬!区区七品知县,还是为官仅仅半年的少年人,就敢妄言天下大事,还出言如此狂悖,这世道还真是变了!”
六月二十这天一早,蔡府之内,蔡京第一次亲眼看到下面的人送上来的这篇“奇文”,直接就给气笑了,一边咳着痰,一边轻蔑地笑骂。
此时此刻,在蔡京身边的,正是和他关系还算不错的小儿子蔡绦,蔡绦见状连忙附和:“父亲所言甚是!如今这天下,真是上下失序,狗作人立,区区七品知县,敢放如此狂言以邀名声,不如把这个奏疏送去给官家过目,也好让官家震怒之下、名正言顺严惩。”
蔡京已经七十好几了,年老体衰,中间还几度罢相、几度复相。
因为赵佶喜欢玩派系平衡的权术,这些年扶持了不少人跟蔡京打对台戏,但又离不开蔡京的捞钱能力,君臣之间就这么一直拧巴着。
而在赵佶的持续挑拨和平衡之下,蔡京的儿子们居然都大多跟他关系很紧张,也不知是真的父子反目争权、还是为了让皇帝放心而故意演给皇帝看的。
总而言之,蔡京的两个大儿子蔡攸和蔡翛,跟父亲关系都很不好,尤其蔡攸还想跟父亲争夺相权。眼下只有四儿子蔡绦受父亲信任,蔡京老眼昏,需要批复公文时,都是让这个小儿子代笔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