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县也连忙表示,自己并不是猜忌同僚,只是怕赵子称管理不善,被人拿钱不干活。
……
陆渐领了同僚托付,很快就着手调查一下。
他决定首先从赵子称筹钱的渠道入手,看看赵子称摊派的钱粮,究竟有没有不合朝廷法度的利益输送。
简单调查之后,他很快发现,虽然目前来看,赵子称筹到的徭役捐款、借款,大部分是由本地大富户慕容家提供的,但也并非全部。
慕容家占到了如今筹款的大约一半多,但还有一小部分,是其他富户在短短一个月内,出于对赵县丞的信任,而踊跃捐助的。
陆渐心中好奇,便深入查访一下,看看这些人为什么肯捐款。
他首先找到老熟人、也就是慕容家的管事邓岳,以私人关系向他问了几个问题。
邓岳的回答也非常合理:“小侯爷一上任,就教了我们不少工巧营生的秘法,与民兴利,对咱的产业也大有帮助。我们出于报答之心,愿意回馈乡梓,别无他意。”
陆渐是跟他们一起厮混过几个月的,也知道赵子称在这方面有点本事,所以很快就理解了。赵子称这是在“拿技术换资金”呢,用他的很多点子,教给本地富户,让他们扩大生意,从别的方面获益,换取他们给官府捐款。
这种事情,有点“拿自己的点子,换公家的好处”了,过于大公无私,但严格来说也没问题。尤其大宋并不存在“专利法”,一个想到新点子的人,也只能靠着下手快先赚一笔,没法长期垄断的。如果有改善民生点子的人又恰好是个官员,拿出来跟富商分享,换取富商的支持,也很正常。
但他出于职责,还是得稍微问几句,赵县丞究竟是帮着出了哪些点子,让他们认为值得拿出万贯家财力挺。他可以不问技术细节,但也得大致了解一下,才好对上面有个交代,也好帮赵子称堵别人的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