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如此心念百姓,到底在图些什么?”
李师师心中暗惊,她没想到皇帝居然连这种事情都好奇,这是生出忌惮之心了么?这话茬她不敢接,只能含糊其辞道:
“原来陛下还有这层高瞻远瞩,奴却不曾想到。”
赵佶是昏庸不假,但他的政治斗争权术还是非常强的,对群臣的派系制衡也玩得非常熟稔。
不然蔡京这样的奸相也不至于三度罢相,又三度起复了。
赵佶本质上不信任任何文武臣僚,他也不介意手下发生党争,只要自己的君权绝对稳固就好。
不光不信任手下群臣,他连自己的亲儿子都同样不信任。太子赵桓和皇三子、郓王赵楷,就被他用制衡权术玩弄了多年,互相争宠。
后来都禅让给太子赵桓,他自己当太上皇逃去江南了,发现金兵退了之后又反复无常,想回来夺儿子的权,这才导致靖康之耻时父子一起被抓走。
但凡这家伙稍微肯信任一点自己的儿子,任由赵桓在汴京施为,他自己逃到江南后就安心不回来了,下场都不会这么惨。
所以赵佶就是自己把自己作死的。
这样一个垃圾,连亲儿子都不信任了,又怎么可能信任赵子称这样一个隔了五六代的远房侄儿?
从赵子称流露出爱民之心的那一刻起,赵佶内心就生出很迫切的需求,想旁敲侧击探明这个远房侄儿的真实动机,到底是真爱民,还是邀名养望。
但凡被他发现一点不对劲,那就是“此子断不可重用”了。
可如果暗中观察之后,发现全无问题,自然也可以充分任由他外放做官。
赵佶也不希望所有的宗室都被看得很死,大宋自古以来没有严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