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能出口的旗袍也不过二百件左右。
\n
好在冷秋月承接的是高档旗袍,每一件旗袍都价格不菲,有些手工款式繁琐的,一件能卖到几千美元。
\n
类似于后来的私人订制。
\n
其实说起来冷秋月能够打开高档旗袍这个销路还多亏了施玉兰。
\n
冷秋月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参加了一次由外交部组织的中外文学交流活动。
\n
当时冷秋月受施玉兰的委托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作家做翻译。
\n
为了展示中华传统,冷秋月提前打电话给冷建国,询问景雪萍能不能用闲置在仓库的那些丝绸做一件旗袍。
\n
景雪萍一口就答应了,询问了冷秋月的三围后,她选了一匹月牙白颜色的丝绸,用了十天的时间手工为冷秋月赶制出了一件旗袍。
\n
那件旗袍穿在冷秋月的身上,在那次中外文学交流活动上,冷秋月可以说是惊艳全场。
\n
当时有一位东南亚华侨询问冷秋月身上的旗袍是从哪里买的。
\n
冷秋月当时正在筹办创办贸易公司的事情,于是说是自己公司的员工亲手缝制的。
\n
那位华侨满脸惊喜,当即就与冷秋月交换了联系方式。
\n
冷秋月就是借助这位华侨慢慢的将自己的纯手工高档旗袍打出的名气。
\n
但之前两年冷秋月还在读书,所以哪怕开办了贸易公司依旧有些小打小闹,如今她终于毕业,那自然要准备大干一场了。
\n
拿到毕业证的第一天,冷秋月就请了公司的三位员工吃饭。
\n
包间内,冷秋月主动替三位员工斟满了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