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之后,连忙说:“还是你想得周到。”
\n
男老师也把耳坠递过来,拜托女老师帮忙擦擦——家里没有酒精,正好在这里一起消毒。
\n
消过毒的耳坠,很快就戴在了女老师的耳朵上。灿烂的笑容配上珍珠耳坠,格外好看。
\n
王老师问:“小米,这些耳钉、耳坠,真的是用咱们这边的珍珠做的?”
\n
米小楠点头:“当然是了。咱们这边的珍珠价格虽然不贵,但现在又发现了新用途,可以用来制作化妆品。如果你们村里有条件,都可以尝试养殖珍珠和海鲜。”
\n
王老师笑了笑:“我家先养殖一亩试试,要是效果好,明年就多养几亩。虽然辛苦点,但能挣钱,日子就能好过些。”
\n
众人都深以为然。她们以前的工资经常被拖欠,自从刘奕邦过来搞活了经济,才开始每个月按时发工资。幸亏家里种地能有饭吃,要不然这份工作真的干不下去。
\n
刘奕邦过来后发现,这里的老师教学都很努力,尤其是几个代课老师,工资不高,很多都是凭着热爱坚持。
\n
于是刘奕邦鼓励他们参加自考,之后再考编——不然以后不仅工资差距会越来越大,退休工资也会有很大差别。
\n
胡老师是位中年男老师,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师范生,分配到这所小学后一直兢兢业业。
\n
这时他感慨道:“现在咱们这里变化真大,以前我想都不敢想。还是上面派来的人,才能带动咱们这种偏远地方发展啊。真羡慕东南沿海,也不知道那边现在怎么样了?”
\n
米小楠笑着说:“东南沿海发展确实不错,但咱们这边也开始起步了。等老百姓富起来、经济好起来,到时候修房子、修路,生活都会变好的。”
\n
这些老师也都盼着能富起来,这样以后孩子就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