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了。
随着天边的太阳彻底消失在了地平线,棺材里面传来了令人牙酸的抓挠声。
然而白天留守家里的人也不是吃干饭的,不知从哪儿摸出了一包钉子,硬生生把棺材盖给他钉牢了。
看着钉子晃动,撑不了多久。众人虽然还是有些怕,但也及时搬来了火盆,还有早就准备好的垫子。
没有去买黄纸和孝服的留守组,开始了最后一个任务烧纸哭灵。
烧纸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第二日就该出现的。最初烧纸钱都是在逝者快下葬时,后来才慢慢演变成现在的这般模样。从第二日就开始烧,然后下葬前烧一波大的。
哭灵和哭丧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哭丧一般要边哭边磕头。按照流程,亲近的人烧完纸钱上了香,就依次跪在棺材边,跪满一地,边哭边磕满九九八十一个头,以示代死者赎罪,期望阎王少判罪责。
所以哭丧的人群越多,理论上越好。旧时就有专门哭丧的人,拿钱开哭开磕,不仅烘托气氛热闹场面,还专业代罪,求阎王开恩。
哭灵则是在家,或者较为私密的场合到死者灵位前哭,多半是表达思念痛心,怀念死者。
像这种的话就比较宣泄个人对死者的情绪。譬如旧时,孤儿寡母在外受了欺负,会到亡夫的排位前哭灵,标准台词就是若你还在
手脚利落的把火盆都摆好了,随着火苗升起,下午打的黄纸一烧。熊熊烈火间,人再麻溜的对着不停颤动的棺材跪下,立刻开嚎。
按理来说最应该带头哭灵的刘姨晚上都没出来,其他人也没多想,只觉得是合同的安排。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