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至于这个初衷为什么不是小说的稿费和作家的名声,理由也很简单——
\n
他们老陈家有7口人,三间卧室,他被分和大侄子睡一间,结果连着三晚遇到水漫金山。
\n
如果不是这个年代还不允许私房买买,如果不是住公家的招待所需要介绍信,如果不是他口袋里比较拮据,如果……
\n
陈耀东早就搬出去住了。
\n
写小说,蹭杂志社的招待所,就是陈耀东想到的最快最简单的办法。
\n
但是前世陈耀东对小说并不热衷,当不了文抄公。
\n
也幸好他喜欢看电影,尤其是当年就大火的电影,如《牧马人》《庐山恋》《高山下的花环》《城南旧事》《少林寺》……
\n
甚至‘后来’陈耀东进入娱乐圈时又会时不时重温一下,对里面的剧情可以说如数家珍,再加上重生后的记忆好像变得更好了亿点,这就给了他一个当影抄公最好的土壤。
\n
……
\n
房间里,陈耀东又把今天写完的小说结尾读了一遍,修改了几个错别字。
\n
接着取出之前几天完成的部分,按照先后顺序装订起来,一起塞进了一个大号的信封里。
\n
做完这一切后思索道:
\n
“寄给哪一家杂志社好呢?”
\n
这个年代的杂志社很多,因为人民刚经历完那个特殊的时期,对知识和外界讯息的渴望就好像干涸已久的河床,迫切希望一场大雨的浇灌是一样的。
\n
而有需求,就有市场,所以无数杂志报社也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