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寒热?为什么高烧要用麻黄?麻黄不是辛温的吗?”
侯伟在一旁不在乎的说:“风寒表实证用麻黄汤,表虚证用桂枝汤,风热证银翘散,这不是很简单的嘛。”
“那今天那个孩子,你觉得算是什么证?”
“这......”
说风寒吧,他体温高,说表虚吧,他没有汗,说风热吧,他又昏迷而且本身就是用了清热解毒的牛黄丸导致的......
侯伟马上觉得自己的脑子变成了一堆浆糊,原本觉得理所应当的知识就这么乱成了一锅粥。
李介宾已经不再生气,脸上的笑意越发愉悦:“表虚一说不是张仲景的说法,而是从宋人开始提出来的,所以汉朝的时候是不可能有什么表虚证的说法的。”
“就好像古代没有体温计,古人不可能告诉你,我这个病人发热,烧了多少度,算是什么证,然后用什么方,喝了之后,烧退了,体温恢复正常了。”
“所以我们现在的中医学教育有个最大的问题,混乱而片面,将治疗目的与治疗手法混为一谈......认为,失眠要安神、高血压要降压、高热要退热、六腑以通为用,初学者一旦在脑海中生根发芽,就会误入歧途。”
李介宾喝了一杯酒,“尤其是《伤寒论》被《内经》化之后......这是如今伤寒两大现象。”
郝老为首的“以经释经”,就是用经典去解释经典,听了之后让人感觉玄妙无比,开起方子来也觉得那叫一个圆满无暇,但是明明那么正确的方子,患者喝了居然没效!
而另一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