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长管子走过来,兴奋说道:
\n
“阿远,你要的水管,我从镇里买来了,不要票,才5毛一根。
\n
虽说是竹管子,但它上面涂了桐油,也耐用。
\n
镇上菜田里就用这种竹水管灌溉,日晒雨淋五、六年了,一直还在用着,一点没坏。”
\n
秦远让他把竹水管放好,又来到小高炉旁边一块空地上。
\n
这儿摆了几个砂铸模型。
\n
此时,一个六十多岁老头,正拿着泥抹子,轻轻拍打砂铸模型。
\n
这老头叫陈巧手,隔壁桥西村的,手艺人,民国时造假古玩的。
\n
见老头心不在焉,秦远轻声叮嘱道:
\n
“巧手叔,这铸铁的尺寸、规格很重要,你可千万把握好。”
\n
“阿远你把心放到肚子里,以前更难的青铜器我都铸过,成功卖给洋鬼子。
\n
就你这几个铸铁小玩意儿,我闭着眼都能弄。”
\n
陈巧手信心满满地回了一句,接着左右瞧了瞧,又凑到秦远身边,小声说道:
\n
“阿远,听说你这手压井搞好了,可能弄个打井队,有城里工作的缺儿,这是真的吗?”
\n
秦远连忙摆摆手,轻声谦虚道:
\n
“没谱,没谱的事儿。”
\n
“有谱的。”陈巧手做过背调,煞有介事道,“我去阿远单位打听过,晓得阿远你现在可牛了。
\n
打水井的事,费了你不少心思,连大记者都来了,你肯定有把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