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机械的冰冷感,还有一种更大的“冰冷”。
\n
来源是什么呢?正是政治的冰冷。
\n
这才是让人感到脊骨发寒的。何况,编曲还采样了cnn水门事件的一句报道:“我对监听事件不知情”。
\n
秦疆还是有点操作的。原歌曲采样的是1986年东德电视台新闻片采样。这采样代表了编曲人的一些诉求。秦疆就进行了一点修改。
\n
歌曲进入第二段,歌词也差不多,就不再重复了。
\n
主要说说观众们的反应,和瞎几把嗨的歌曲又不一样,《ichwill》有戴着枷锁跳舞的既视感。
\n
“原来工业重金属的魅力在这里……”秦疆演唱着,感受到了一点点,“这唱得也太轻松了。”
\n
不像其他歌曲,如《wewillrockyou》主唱的状态至少占据百分之八十,而这首歌最多百分之五十。
\n
剩下的是编曲在顶。
\n
国内做编曲——和临时工差不多,没有版权。但霓虹编曲是有大笔歌曲分红的,美利坚的编曲更是有延伸版权。
\n
秦疆感觉要多唱两首德国战车的歌,因为把机会都留给了队友。
\n
瞧瞧烂昭昭的吉他,用digitechwhammy(效果器)下降一个八度再叠加背景里的吉他原音,制造出“脆响”的失真感。
\n
什么是脆响的失真感呢?有一种徒手扳断钢筋的即视感。
\n
所以观众们对烂昭昭的印象非常深刻,这是她弹贝斯体会不到的感觉。
\n
脆响的失真,又不解决到主三音,吉他的低频就太吸引耳朵了。就像找不到出路的弥诺陶洛斯。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