煊赫的家业,成为新的嫡支?
即便在宗法名分上难以取代,大不了另立门户,不再尊奉弘农杨氏为主,只遥尊赤泉侯杨喜这位大汉的开国功臣为祖。
不过,选择自立门户也非坦途。
脱离了嫡支的羽翼,旁支子弟手中掌握的政治资源将远逊于嫡支,甚至可能招致嫡支的恶意打压。
那时他们唯一能依附的,也只有刘辩这位天子了。
然而,依附于仁德的天子,总好过继续被本家嫡支骑在头上。
况且,难道不依附天子,就就不会被迁徙移民了吗?
且不说那顶“汝南袁氏余孽”的帽子是绝对不能沾上半点,朝堂之上,三公默然不语,九卿也无人开口,连尚书令刘陶和尚书仆射羊续都始终没有站出来反对,那么“奉天子寿陵”这件大事,便再无人再可置喙。
家族的嫡支是绝不会放弃基本盘迁徙去扬州的,那被推出去填这个坑的,必然是他们这些旁支子弟。
既然注定要被迁徙,总得把自己卖出个好价钱吧?
总不能白白被卖了,这卖身钱还全数落入嫡支的口袋吧?
眼看一众旁支出身的世家豪门子弟似乎都已被说动,只差最后这一哆嗦。
端坐在三公席位上的太尉袁滂,缓缓起身,手持象牙笏,离席走到殿中,俯身行礼道:“臣也欲向国家讨个恩赏。”
刘辩嘴角噙着一抹笑意,抬手虚扶了一把,道:“太尉公且言之。”
袁滂的目光转向尚书台席位中一位年不及三十的官员,随后对天子道:“臣有一从弟,六年前病逝,遗下三子,俱是才俊,若蒙国家不弃,臣请准许他们徙入扬州。”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