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容。
而后天子又表示,丹阳郡土质松软,与河南尹不同,蔡邕身为将作大匠,每年理应有至少三个月的时间出公差前往秣陵督建。
蔡邕眼前微微一亮。
最后天子会在秣陵购置一间宅邸,作为蔡邕出公差期间的住所,里面存放了东观之中蔡邕尚未阅览过的古籍孤本、残篇的抄录本,
蔡邕表示,也别说我是您长辈了,以后您就是我长辈!
随着郑玄这位“经神”的倒戈,以及蔡邕和荀爽这位“无双硕儒”的参战,局势几乎是一面倒。
当然,这其中也有卢植、刘焉、马日磾等人并未表态的缘故。
但定下寿陵选址并非结束,这不过是一个开端。
不过,出乎刘辩预料的是,一直沉默的卢植忽然出列,俯身行礼后开口道:“国家,扬州人丁稀缺,若寿陵建于此处,臣唯恐待国家万年之后,寿陵废弛,遭乱民蹂躏劫掠。”
百官顿时有些诧异,天子和太傅这对师生交情深厚,即便哪天天子唤一声“亚父”或是“仲父”,群臣也不会觉得奇怪,今日太傅怎会突然转了性,站出来反对天子的政令?
这份惊讶尚未在众人脸上消散,卢植紧接着便肃然提高了声调,肃声道:“丹阳之地,丘陵多而平原寡,民穷且好斗,更有山越肆虐其间!故此,臣斗胆恳请,迁中原富户十万户,奉天子寿陵!”
“卢植,尔母婢也!”
“卢植,我屮你母!”
几乎就是在卢植话音方落之际,数道尖锐的怒骂声便从大殿各处炸响!
骂声丝毫不顾忌卢植当朝太傅的身份,直呼其名,直截了当地问候了卢植的老母,并且直呼全名,足见开口之人是何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