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能随便看的?哪怕你是老夫的女儿也不行!”
尽管蔡邕说得义正辞严,蔡贞姬眼中的疑虑却丝毫未减,她看向蔡邕的目光中依旧充斥着浓浓的怀疑。
如今的蔡家,蔡邕的地位不能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能说是两人之下了。
若不算老家的族人,府中的仆役和侍女以及顾雍、王粲两位弟子,那蔡家实际上也就三口人,另外俩是蔡邕的女儿蔡昭姬和蔡贞姬。
对,他的地位在这一家三口中,仅次于两个女儿排名第三!
原因无他,谁让蔡邕管不住手,偏偏还是个“烧钱”的癖好。
蔡邕屡屡用家中余财大量购买书籍和乐谱,以至于家无余财,甚至之前窘迫到不得不依靠董卓资助才能出得起嫁女儿的嫁妆。
最终,忍无可忍的蔡昭姬强行“接管”了家中的财政大权。
先前之所以蔡邕的食邑所得赋税,大司农署不是送入将作大匠府,而是径直送往皇宫,正是因为蔡邕的俸禄和食邑所得赋税,接收者都是宫里的蔡昭姬。
若非蔡邕实在是管不住自己的手,否则蔡昭姬这个已经出嫁的女儿何必顶着世人的非议强行拿走蔡邕的工资卡呢?
一本普通的16000字左右的《论语》,售价最低4000钱,就这还得是有渠道才能购买书籍。
寻常寒门,哪怕凑出4000钱,都没有门路购买完整的一套《论语》,而豪强要想买到一整套《论语》,费尽心思疏通人脉得到购买的资格,还得再砸出去几万乃至几十万钱,乐谱更是有过之而不及。
蔡邕编撰的解说琴曲的《琴操》,若是流入渠道之中,完整的一套至少要十万钱,这还不算疏通人脉的渠道费。
而能让蔡邕这般琴棋书画全能的大儒动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