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修葺,路况相对稳定。
南郑城外,赵温大方地带三人参观了从益州良家子中精心挑选的健士营,观摩健士营的操练,只见军阵严整,喊杀震天,士卒衣甲鲜明。
领兵军官,三人竟也认得,那是巴郡临江县人严颜,是巴郡的汉人豪族,以勇猛善射闻名。
看着这临时征募的军队已有如此威势,三人心中暗惊。
难怪南匈奴被灭,凉州羌胡被杀者不下十万众,仅仅是临时征募的军队都有如此军容,那汉家朝廷的北方边军以及最为精锐的雒阳中军,又该是何等精锐健儿?
赵温爽朗笑道:“看我汉家军士是否雄壮?”
杜濩脱口高呼:“真熊虎之师也!”
赵温又引三人至府库,指着堆积如山、正在被运往各仓库的物资,朗声道:“看我汉军粮草充足否?”
朴胡、杜濩和袁约三人凑近了查看起各座仓廪,分别装运着粮食、药草、柴薪、食盐、蔬果,并非是食盐的白色泥沙,还有些似乎是从未见过的军帐以及竹筒模样的器具。
“此物似盐,却是净水之物,乃是碾碎的矾石。那些军帐是天子设计的,由尚方令制作,能起到些防备蚊虫的作用,至于器具则是净水之器。”
《神农本草经》载:“矾石味酸寒…除痼热,炼饵服之”
矾石1斤值12钱,处理10吨水仅需2钱,是汉军历来外出征战用于净水之物,至于滤水器具更是早已有之。
大汉只是不明白沸水杀菌,但却明白用明矾和滤水器具将肉眼可见的浮尘和沙土滤除,军中常用的就是一张由多层粗细布帛和缝制的细网制成的滤网。
至于竹筒,则是收集蒸馏水的简易器具,每名士兵配发一只,作为紧急情况下的饮用水来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