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太祖高皇帝保佑,天降贤君于大汉,此大汉之幸也!”
“行了行了,崔卿可莫要落个‘阿谀’的名头,否则来日又有人诽谤崔卿也是幸进佞臣了。”刘辩执崔均手,这位差一岁便及而立的年轻人看向他的目光都快冒出精光了。
崔均此人倒是与寻常士人不同,或者说大部分的士人其实骨子里还是念着汉室的。
只不过由于二元君主制的影响,他们对汉室的忠心远不及对老师和举主的忠心,但对于博陵崔氏可无需什么举主,只是因为从小接受的教育和大汉士人的政治正确就是诛杀宦官,而且已经深入骨髓。
而当刘辩施行的是大汉士人眼中正确的政治,那么尚且年轻又心怀热血的崔均便是发自内心地觉得也许这位殿下将是一位中兴汉室的贤君明主。
也许还不止是崔均,还会有大量士人会来吃下他投下的饵料。
不过饵料可不能一次喂饱。
无论宦官与士人,喂不饱饵料会把他们逼反,但喂饱了,也同样会把他们逼反。
也幸好,他有一位可以替他背下这口大黑锅的父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