亰东的多年努力。
陈延森虽然尚未开启A轮融资,但DST丶高瓴丶红杉和老虎基金,对拼呗的估值均超过了50亿美币。
简单来说,一个半月,陈延森就把拼呗20亿美币的虚高估值给坐实了,并且翻了1.5倍。
连投行大佬都戏称陈延森是财神爷,倒也没说错。
DST花了13.5亿美币,外加高通丶微软和索尼的供应链资源丶技术专利授权,才打动了陈延森,拿到橙子科技15%的股权。
马文腾也动过投资橙子科技的想法,只不过企鹅在手机行业没资源丶没人脉,柳志平刚开口试探,就被陈延森给拒绝了。
结果根据艾瑞数据的粗略统计,橙子手机的出货量,在2011年的国内市场,竟排到了第四名。
短短不到半年工夫,就超过了酷派丶联想丶OPPO和中兴等手机厂商。
估值暴涨,让DST的这笔投资成为了行业经典案例。
「那就交给晨峰,他跟陈延森也算是老熟人,既然上次陈延森主动开口,就说明他有引入企鹅资本的打算。」
马文腾当即决定道。
「行,我来安排。」柳志平微微点头,爽快应道。
另一边。
还在休假中的林晨峰,接到了老板电话。
「筷跑?外卖?好的老板,我明白了。」
林晨峰听完柳志平的叮嘱,礼貌挂断了电话。
外卖他知道,之前企鹅风投部对饿了麽进行过评估,认为前期投入过高丶盈利周期太长,故而放弃了投资。
这才过了几个月,老板的态度竟然发生改变。
不过林晨峰清楚,筷跑的操盘手是陈延森,与饿了麽必然不同。
想到这里,他便让人先联系康国栋,准备节后上门考察。
大老板发话了,筷跑必投无疑,剩下的工作,无非是价格问题。
元旦当天,还在忙着『筷跑请你喝新年第一杯奶茶』活动的康国栋,突然接到了企鹅风投部的电话。
「好的,没问题,到时候联系。」
康国栋没犹豫,爽快答应。
筷跑刚起步,一个月的经营支出就达到了400多万,陈延森给的那3000万,一旦新客量级上来,恐怕都撑不过三个月。
「栋哥,谁的电话?」裴毅好奇问道。
他在一旁,只听见模糊的几个词,像什麽『企鹅』丶『投资』之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