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飞来峰下来,我感觉自己整个人心胸都开阔了。
应该是老和尚昨晚的佛经起了一丢丢的作用。
在离开时,我把苏轼写的一首诗,赠送给了如通法师,即《戏赠虔州慈云寺鉴老》,不过名字改成了《戏赠杭州灵隐寺如通和尚》诗曰:
居士无尘堪洗沐,道人有句借宣扬。
……
遍界难藏真薄相,一丝不挂且逢场。
……
这首诗的主旨是称赞高僧的修行境界很高。
不过诗中有一句“一丝不挂”,难道是指高僧平时不穿衣服吗?
迪迪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老和尚笑得合不拢嘴。
老和尚解释道,“一丝不挂,在现在的汉语成语中,似乎人人都会理解为身上不穿任何衣服,但它的本意根本不是如此,它的最早出处是在佛教的《楞严经》中,是地地道道的佛教禅宗语。”
“佛经之中对这个词也有两种解释,其中的差别就在于“丝”字之上。”
“丝指的是丝帛,即一缕衣饰,出自《五灯会元》。”
婉秋接过话,“原话为:诸上座终日着衣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未曾挂着一缕丝。”
“这是洪州翠岩山可真禅师对前来修行之人的告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