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军交战,近在耳边的激烈,维和部队保护难民的工作难度直线增加。
傅听言这边凌晨接到最新消息,开紧急会议,基本的规矩他不用多提,但还是在关键点上再三强调:“口头警告,拉枪警告,鸣枪示警,任何情况都考虑中立,不得跳过口头警告。”
其实谁都知道这三种警告方式的程度。
鸣枪必须出现在他们人身受到威胁上,但一旦危险找上来,他们能在几秒时间内保证自己没受到人身威胁吗?
答案,是不能。
但规矩摆在那,所有人都没有选择。
六点十分,维和部队营地3号哨位最近距离突然飙响接连的冷枪示威,最近距离上,傅听言的对讲机响起,是哨位的紧急通知:“队长!反政府军距离东北角的难民营只剩下最多五米的距离!”
五米的距离,那不就是已经到了早晨集市?
傅听言带队就要出发,孟沛霖却一下拦在他前面,把蹦出来的一个危险想法告诉他,“叛军这是往人多的方向跑,不确定和难民是不是一个部族,如果是,还不穿能够快速辨别的衣服,我们找不到,很可能会出乱子。”
这情况傅听言想到了。
但现在时间紧迫,他默了几秒,“先走。”
一路的冷枪/刺耳,宋念安其实早在第一声响起的时候就惊醒了。
窗外浓雾沉沉,阴翳遍布,丝毫不见前几天天气晴朗的云雾清透,现下的压抑浓稠,像极了不好的预兆。
宋念安站在窗边,最多只能看到维和部队匆匆驶离的车尾,郁红恹恹的颜色,她心脏重跳了下。
车以最快速度到达集市。
原先热闹腾腾的集市,这会因为政府军突然闯进的装甲车,而人心惶惶,街上那些出摊的难民们现在都躲在自家店铺里,而逃进来的几个叛军,现在俨然就证了孟沛霖那个糟糕的猜测,混于难民营的同一部族,真实算是失去战斗力的难民。
问题却在于,不确定他们现在躲在哪,不确定他们现在身上穿的是不是便衣。
两方焦灼对峙,维和部队眼前是冰冷枪口,自然站在了最危险的角度上。
傅听言却是在环视一圈后,秉持只保护难民的中立思想,镇场大声用阿耶于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