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她回到办公室,姜宁宁专注地依旧没发现自己。
\n
不禁好奇地凑上前一瞧。
\n
这是一份旧报纸:
\n
【1973年春,记者在长田公社蹲点调研时,张寡妇年仅十五岁的女儿被债主强行带走“典押”,成了邻村老光棍的“临时妻子”。】
\n
【更令人心痛的是,当我们走访周边六个生产大队时,发现童养媳现象竟在23户家庭中存在,这些被称为“阿乐”的女孩(多为长乐村弃婴)在养家承担繁重劳动,常年无法上学,且已被默认为未来的“家庭媳妇”。】
\n
【老文书抽着旱烟无奈解释:“娶不起媳妇啊,一个彩礼要五百块,养‘阿乐’只要百来斤粮食…”】
\n
【这番话揭示了陋习存在的经济根源——1972年本地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的贫困现实。】
\n
文秀英的眉头紧紧拧起来,询问:“宁宁,你怎么突然想到要查阅这些资料?”
\n
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姜宁宁一跳,她愣怔抬头,继而惊喜:“文姐你来得正好,我本来打算下午去找你呢……”
\n
她拉着文秀英坐下,跟她讲了昨天遇到的蓝衣姑娘的事情,并且说了自己的想法。
\n
“……如果法律宣传不到位,思想不提高,以后世界上还有上百上千个马荷花的妹妹。”
\n
不仅要解决“典妻”与“童养媳”的问题,还要制止丢弃女婴,或者溺死女婴的事情。
\n
换做任何一位有良知的女性,看到基地周边的村子出现这种情况,都会感到相当气愤。
\n
文秀英亦如此:“52年颁布的《婚姻法》早已明确“禁止童养媳”,只是近年来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