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会有点想法儿:
这小姑娘穿着朴素,但干干净净、利利索索、漂漂亮亮、文文静静的,一看就是那种典型的中国淳朴女孩儿的样子。
真是有点讨人喜欢呢!
只可惜是身边没有人相陪,只能是千里走单骑了!那么,究竟是哪家儿的青年舍得让这位小姐,孤单单的行走在寂寞的旅途和青草的边缘呢?
她就没有一个相爱的人在身边吗?肯定有的吧,这么漂亮温柔的女孩子,怎么可能没有人爱?
那怎么可以让她一个人千里走单骑呢?
因此,默默坐在一旁的李月篱,即使一不发,也能让身边的人们对她产生某种爱情的想象。
那时候,政治的雨雪冰霜化冻不久,思想空气和社会风气都变好了许多,人们如果路遇一个漂亮文静的女孩儿,想到的不再是邪恶,而是欣赏。
这就让人们自然产生了看她一眼或多眼的愿望,领受一下来自于一个清纯少女的气息,欣赏着什么,回味着什么。
悄然之间,年长的人在这份气息中试图回到青春岁月,那挣扎的心酸和痕迹无不是眷恋和美妙的代词——
对他们来说,存留在记忆深处里的美,无不是遗憾里的美!因为他们把青春岁月和青春岁月里的无数的美,都奉献给了特殊时期和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等各种多如牛毛的大小政治运动了!
当时觉得它们都的确很美,但现在除了叹息,如果说是美,那也是遗憾的美了。哦,为往事干杯。
年轻的人在这份气息中试图穿越和跨步,把自己和对方做一个横向的比较,看到李月篱就像看到自己,感受别人的某种心灵悸动。
就像是在感受自己的某种心理悸动一样,为青春和青春的美,为中华民族难得一遇的改革开放时代里的青春之美干杯吧!
于是,李月篱就被人回过头或者从旁侧看一眼或者多眼,似乎年轻的女孩儿在旅途上被这样礼遇是见惯不怪、习以为常的事情了。
但李月篱却从来没有主动迎合这样的目光,也从没有从别的旅客那里寻找和发现点什么,至于年轻人的什么心灵悸动不悸动的那样的感觉,在她这里仍是一如既往的平静似水。
外部则是——她感觉自己已经被生活,尤其是被一种对亲生母亲的思念那种感情风化为一尊寂寞的沙雕,四周空旷的沙漠卷起的只是黄金一般的往事,即使这往事对她来说,的确为零——
因为她与自己的母亲除了自己降生当初那短暂的几天,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