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点头道:“是的,万岁爷,家父就是以开私塾为生计的,微臣家里的私塾已经开了二三十年了。”
万历其实是在想怎么才能压制书院。
他又想了想,随即问道:“你上过县学吗?”
这怎么又说到县学了?
宋应星连连点头道:“微臣上过几个月县学。”
万历继续问道:“县学是包吃包住的吧?”
宋应星还是连连点头道:“是的,万岁爷,去县学读书的时候是包吃包住的。”
万历想了想,又问道:“你们奉新有多少秀才,县学里面又收了多少秀才?”
这个嘛。
宋应星回想了一番,随即小心道:“万岁爷,我们奉新的秀才算是多的,大抵有四五十个之多。
不过,我们县学总计也就收十多个秀才,其他县学也差不多,因为朝廷给每个县拨付的伙食就够供养十多个秀才。”
这个倒是问题不大,十万秀才一个月撑死耗费十多二十万两供养。
关键就是举人,南北国子监最多也就能供几百举人就读,这就使得九成以上的举人只能去私人开办的书院学习了。
看样子得考虑在大明十三省都开办国子监,而且扩建南北两京的国子监,免费来供举人就读,这样才能压缩私人书院的生存空间。
万历还在想着怎么压缩私人书院的生存空间呢,大明两京十三省的读书人却因为东林书院的事炸开锅了。
东林密谋造反,一开始是没什么人信的。
但是,李三才和韩爌被爆是蒲州三大豪族余孽之后这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